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银行卡告别免费时代 专家支招避手续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8日07:2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 (记者王思远) 从8日开始,目前国内仅存的提供免费服务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东方卡也将开始收费,这也意味着国内银行卡免费服务时代彻底终结。这种调整对于百姓生活影响几何,如何在银行卡收费时代精打细算?

  目前,国内银行卡收费几乎涵盖了借记卡开户费、年费、跨行异地存取、小额帐户管理等多个方面,信用卡的收费甚至细化到了短信通知费用。与此同时,一些大中银行在取消免费服务同时,不同程度的上调了原有服务费用。这样一算,一个习惯持卡消费的人一年下来,交上几百元的服务费也并不奇怪。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很多人对免费时代的终结有话要说:

  市民1:肯定会整理一下,把不用的卡整理一下。

  市民2:不是收费收多少的问题,心理接受不了,我觉得还得听证,最起码要有人出来说句话。

  据了解,多数商业银行给与这轮涨价潮的解释是“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另一种来自社会舆论的声音认为利益驱动才是根本动因,这点从14家上市银行的年中报表中初见端倪,在股市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各家银行的中间业务超预期大幅增长,其中银行卡业务收入成为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所的副所长戴鹏教授认为,从国际惯例来看,当电子消费在社会中由认知过程,转变为一种消费习惯时,用收费平衡成本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戴鹏解释说,费用有两层含义。一部分是作为对于成本的补偿,而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门槛,把一些利润低,投入人力物力比较大的业务拒之门外。这样来提高整个银行的经营效率。

  但是同时他并不同意,商业银行通过追逐中间业务利润转变赢利模式的说法。戴鹏说,不能认为这是一种国际性的潮流,也不是我们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中间业务始终只是银行业务多样化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美欧,还是日本的金融领域,都是这样。

  同时,一些社会舆论对由此产生的弊端不无担心,理由是在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前提下,客户与银行缺乏相对平衡的制约力量,从而可能导致银行话语权独大的局面。人大财税研究所的戴鹏教授指出,目前商业银行收费的项目中,确实有个别项目不符合国际惯例。

  戴鹏分析说,我国一些银行正常账户的管理业务收费在世界各国都是罕见的。只有可能对一些特殊的账户才有可能收费。比如一些VIP客户的贵宾服务,往往会有一个收费的门槛。

  无论如何,银行卡免费时代终结已经成为现实。因此,持卡族精打细算,销卡瘦身则成了最为务实的选择。我们也不妨听一听,专家的建议。戴鹏说,第一是保存一些交易量比较大,而收费相对较低的信用卡。也应该考虑结算网点距离自己远近的因素。第二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借记卡的持有。对于一些电子银行的账户,也可能是收费的。第三,尽量不使用跨行异地存取的业务。也许有时候不得不使用,但最好采取电子借记卡结算的方式。减少异地取现结算的方式。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银行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